某种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该细胞解体死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 |
C.穿孔素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 |
D.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
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 23%、C 19%、G 31%,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T( )
A.23% | B.25% | C.31% | D.50% |
下列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①细胞核 ②中心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核糖体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⑦ | D.①③④⑦ |
如图代表人体某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给该过程提供模板的是mRNA |
B.图中的这一过程有水产生 |
C.有多少种密码子,就有多少种tRNA与之对应 |
D.图中的这一过程不能完全体现“中心法则”的内容 |
下面是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碱基对的改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如图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下表为几种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结合图表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抗菌药物 |
抗菌机理 |
青霉素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环丙沙星 |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可促进DNA螺旋化) |
红霉素 |
能与核糖体结合 |
利福平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可以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过程
B.青霉素和利福平均能抑制细菌的①过程
C.结核杆菌的④⑤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①~⑤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