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极是正极
B.(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 2 : 1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极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
D.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
使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并反应完全,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并反应完全,则两个过程中共消耗氯气( )。
A.3 mol | B.4 mol | C.5 mol | D.6 mol |
下列关于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
B.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使其褪色 |
C.乙烯分子没有同分异构体 |
D.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
丙烯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H3取代的产物,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
D.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②点燃前都应验纯 ③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大量黑烟生成 ④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一运输队从海南向山东长途贩运香蕉、椰子、柑橘等热带水果,装完水果后,又在每个水果篓上方放置一包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然后再封装水果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 )。
A.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
B.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
C.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
D.发挥强氧化性,催熟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