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高于25℃ |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1 |
C.NaHSO4晶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 |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
B.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C.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
石油、煤、天然气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为缓解能源危机:①可以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做能源;②可用酒精做能源;③砍伐树木做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 | B.①和④ | C.②和④ | D.④ |
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
(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
(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
(3)将操作(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
(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双选)( )
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
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 |
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等 |
D.向Na2CO2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结晶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