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
C.实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 |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 B.中国是国联的参加国 |
C.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 D.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
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 |
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 |
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 |
1949年6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由民盟副主席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后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旧貌变新颜”体现了
A.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 | B.“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
C.学术自由的政策与成效 | D.“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