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问题: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
观察对象 |
染色剂 |
实验结果 |
①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Ⅲ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毗罗红甲基绿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③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④ |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龙胆紫 |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
Ⅰ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 ,龙胆紫溶液属于 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 着色。
Ⅱ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⑴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⑵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
(1)研磨绿叶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 。
(2)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颜色是 。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或没入)层析液的原因是
下图表示一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该物种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图中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可发生等位基因相互分离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细胞g的名称是___________,h获能后可与处于_________________期的卵子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3)从物质组成上分析,造成细胞e和细胞f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不完全相同。
(4)若干个细胞f可组成一个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这是动物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5)图示细胞的生理活动中,可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
(3)光照强度低于8×102 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10~14×102 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的环境中。 ,则上述推测正确
2011年初部分地区遭遇百年大旱,随着干旱时间持续,作物叶片开始发黄,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幼苗的方式,探究土壤、干旱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原因。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A组停止浇水,B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坐标曲线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干旱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破坏叶片结构的前提下,测定光合速率所选用的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乙曲线图,分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
①干旱初期(2~4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细胞内C3的含量________。
②干旱后期(4~8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进一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下列图表表示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 ,从d点开始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通过引起种群的 失调,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最终降低种群数量。
(2)东亚飞蝗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飞蝗同化的能量中大约有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表中储存在飞蝗有机物中的能量的去向有①____ 、②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