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这说明黄宗羲
| 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 |
| 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 |
| C.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 |
| D.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对于印第安人而言
| A.“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
| B.“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
| 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
|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发生新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体制创新”。这里的“政策创新”是指
| A.新思想的萌发 | B.洋务运动 |
| C.戊戌变法 | D.清末新政 |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 B.资本积累的完成 |
| C.市场的需求 | D.科学技术的进步 |
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 A.青瓷 | B.白瓷 |
| C.青花瓷 | D.彩瓷 |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