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但泽战争”,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的考虑是:
A.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实力 |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
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 |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
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 |
“百姓日用即道” |
B. |
“心外无物” |
C. |
“存天理,灭人欲” |
D. |
“工商皆本” |
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 |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
B. |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
C. |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
D. |
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
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如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地兼并程度 |
B. |
经济发展水平 |
C. |
人口自然增长 |
D. |
移民流入数量 |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
实录历史事实 |
B. |
提升周王权威 |
C. |
维护等级秩序 |
D. |
强调文化差异 |
对图片的合理解释是( )
A. |
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
B. |
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
C. |
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D. |
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