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四处)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用“/”划出下面句子两处朗读停顿的地方。2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尊君在不()
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4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这篇短文后来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应解释为()
A.要求 | B.寻找 | C.追求 | D.哀求 |
写出这个故事的寓意?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⑤?”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⑥,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崔季珪代:(他)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魏王何如:(你看)魏王这人怎样? ⑥雅望非常: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自以为形陋_________②既毕_________
(2)简要概括这篇短文中曹操的形象特征。
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完成下题。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下面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上植果子松数棵(《于园》)亭亭净植 |
B.益习其声(《黔之驴》)香远益清 |
C.稍近益狎(《黔之驴》)不可亵玩焉 |
D.孰为(同“谓”)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予谓菊 |
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D.花之富贵者也 |
翻译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本文的体裁是“ ”,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用菊花、牡丹花来衬托莲花,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我国的“国花”是牡丹花。学习了《爱莲说》后,某校七(1)班的同学一致建议定“莲花”为“国花”。请您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讲清理由而为他们“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