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   )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禁止砍伐林木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地形更崎岖 B.气候更干旱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回答下列各题。
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A.平流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日全食发生时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与之相关的大气削弱作用主要是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吸收

图是l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从中可推测

A.l3世纪比现代暖
B.l3世纪比现代冷
C.l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
D.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

图是某中学生暑期外出旅游时拍摄到的,该区域可能位于

A.横断山区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