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 | B.①②①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②③①④ |
下列各类企业中,与市场没有联系的是
A.明朝的机房 | B.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
C.洋务派的民用工业 |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束60年代初 | B.60年代束70年代初 |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
19世纪晚期,中国南方先后出现了《时务报》、时务学堂等新事物。它们宣传的“时务”主要是
A.洋务自强 | B.维新变法 | C.民主革命 | D.学习俄国 |
1874年,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认为“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今当及早变法,忽令人笑我拙耳”。这里的“变法”指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加强国防 |
B.变易兵制,发展民用企业,革新育才制度 |
C.着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近代国家 |
D.研习西学,兴民权,废除科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