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不可能做到的是

A.用火炮抵御金的进攻 B.阅读章回长篇小说
C.亲手触摸罗盘针模型 D.欣赏到苏轼的作品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义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学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合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孔子说:“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C.思想观念不同 D.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