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通讯》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是通过杀死 细胞给人体带来危害,得了艾滋病,导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
(2)T细胞在特异性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激素对维持机体稳态有重要作用。
(1)某糖尿病患者想了解该病是否由自身胰岛分泌功能异常引起,则需要测定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浓度。
(2)在寒冷环境中人的尿量会增加,此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它能改变__________对水的通透性。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分泌活动加强,参照右图,写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桑叶提取液的降低血糖作用效果,科研人员以大鼠作为实验材料,用饲喂法进行如下实验。
Ⅰ.实验步骤:
①准备20只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另外准备10只健康大鼠作为丙组;
②;
③每天给甲组每只大鼠,给乙组和丙组的每只大鼠饲喂蒸馏水2mL/d,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 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统计分析。
Ⅱ.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实验开始时(mmol/L) |
给药4周后(mmol/L) |
甲 |
18.62±3.08 |
10.12±2.65 |
乙 |
19.46±3.98 |
19.00±2.70 |
丙 |
3.85±1.28 |
3.94±2.20 |
Ⅲ.实验结论:。
下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___和丁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___________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___作用。
(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___________调节。
(16分)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Ⅲ)(妻子已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病。
(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病。
(3)丈夫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卵细胞或________的精子或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
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决定,A基因决定黄色,R基因决定黑色,A、R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R则呈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配,F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试问:
(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2)让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3)若让F1中的灰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小鼠体色的表现型应为黄色雌鼠的基因型是,黄色雌鼠的概率应为。
(4)若小鼠的另一性状由另外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F和f)决定,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基因型均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6:3:2:1。请对比例6:3:2:1的产生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再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遗传物质是DNA?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心后,沉淀物中仍检测到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