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l为某人体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填文字):
(1)若图1是B淋巴细胞,则与识别外来病菌有关的物质存在于[ ] 上。
(2)若图1细胞为胰岛细胞,其产生的胰岛素主要以 的方式从胰岛细胞出来。若胰岛素由a个氨基酸构成,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含有b个胸腺嘧啶,则该基因至少含有 个岛嘌呤,其信使RNA在[ ]处合成后进入睫岛素合成场所的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
(3)若将1图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将发生 现象。
(4)图2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细胞器是 。
(5)若图2是新鲜马铃薯块茎细胞,则图中肯定不应有的是[ ],当我们把马铃薯买回家,在扎紧的塑料袋中放置较长时间,此过程中,细胞中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伴随ATP同时产生的产物有 。
下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某一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③时,会导致⑤释放到[ ]里,并扩散至[ ]上,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2)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参与下才能进行,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合成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_融合,而使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这种物质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根据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4)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就被胆碱脂酶所破坏。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使人体的_______系统失去控制,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终至死亡。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受阻。
下图表示人体的三大有机物的部分代谢途径和产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物质是____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____。
(2)如果通过⑨过程合成的蛋白质有100个氨基酸且由3条多肽链构成,则控制此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至少含____________个碱基对(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此蛋白质至少含有____________个氨基。
(3)图中除⑥过程外,能产生水的生理过程还有________。当糖摄入不足时,人体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条途径供能,以保证机体的能量所
需。(三空均填序号)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丙酮的作用是。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_______________
(5)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的过程。
(6)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的分解)。
(7)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时,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8)当血糖浓度高于180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9)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
果蝇繁殖力强、易饲养,是一种良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实验室有两个小组对纯合的灰体长翅果蝇进行扩大培养时,一个小组发现了1只灰体残翅(未交配过的雌果蝇),另一小组发现了1只黑体长翅雄果蝇。两个小组将这2只特殊果蝇进行下述实验来解决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①把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体长翅雄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并产生后代。
②子一代(F1)幼虫将要成熟时,把亲本移走。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发现全是灰体长翅。(此过程可得到足够多的后代!)
③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卵。子二代幼虫将要成熟时,将子一代个体移走。幼虫成熟后观察其性状并记录结果。(此过程可得到足够多的后代!)
④统计分析F2代的各种表现型。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能否从F1中所表现出的性状推断出长翅与残翅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如果是细胞质遗传,则F1全为。
(2)若已知控制黑体、灰体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能否通过预测F2代中黑体、灰体的性状表现来推断控制黑体、灰体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①若F2代中表现型为,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F2代的性状,则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
(3)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为常染色体)上,则F2代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