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H2(g)+F2(g)===2HF(g) ΔH=-546.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 |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546.6 kJ |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546.6 kJ热量 |
在真空密闭装置中,亚氯酸钠(NaClO2)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不可能形成的产物是
A.NaCl和O2 | B.NaClO3和NaClO | C.NaClO3和Cl2 | D.NaClO3和NaCl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分别测定0.1mol/LNa2CO3和苯酚钠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酸性:苯酚>碳酸 |
B |
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稀硫酸 |
产生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A中含S2O32-离子 |
C |
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Zn |
锌表面附着红色物质;产生无色气体 |
氧化性:Cu2+>H+ |
D |
向0.01mol/L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溶解出Ag+的能力:AgCl > AgI |
液氨和水类似,也能电离:NH3+NH3NH4++ NH2-,25℃时,其离子积K=l.0×l0-30。现将2.3g金属钠投入1.0 L液氨中,钠完全反应,有NaNH2和H2产生,则所得溶液中不存在的关系式是(设温度保持不变,溶液体积为1L)
A.c(Na+) = c(NH2-) | B.c (NH4+)=1×10-29mol/L |
C.c(NH2-) > c (NH4+) | D.c(NH4+)∙c(NH2-) = l.0×l0-30 |
以下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清洗做完焰色反应的铂丝——稀盐酸 |
B.干燥CO气体——浓硫酸 |
C.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热NaOH溶液 |
D.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稀硝酸 |
呋喃甲醛(即糠醛)的结构简式如图,其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环,性质类似于苯环,即具有“芳香性”。则关于糠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没有C=C键 | B.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
C.能生成呋喃甲醇 | D.能与苯酚制备糠醛树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