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
本首宋词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抒发了什么情?作者又是借助了什么景(试举两例)巧妙的抒发了这种情?
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在其前冠以“寒”,其后缀以“碎”,前人评为极妙,你认为呢?请选其中一字,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边事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①青冢:指汉朝王昭君的坟墓。②蕃:指吐蕃。大中十一年,吐蕃以河湟降唐,唐代西部边塞地区一度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
(1)有人说首联“征人倚戍楼”中的“倚”字可改用“守”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2)颈联描绘了边地怎样的景象?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①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1)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战士形象,并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诗?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别
左 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

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