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已知A、B、C三种元素均为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分子式为AC、BC、AC2和BC2的四种常见化合物。A、B、C可分别与氢原子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原子可以与A、B、C分别形成两组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其电子总数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由1个A原子、2个B原子、1个C原子与4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铜跟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2Fe +3Cl2 2 FeCl3,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被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Cl2作_________剂,具有性。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 mol Fe,则生成_______mol FeCl3。
下图所示为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请填写下列标注。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C6H5ONa |
pH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11.3 |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 = 2CH3COONa+CO2↑+H2O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时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 = Na2CO3+2H![]() |
B.CO2+H2O +NaClO = NaHCO3+HClO |
C.CO2 +H2O +C6H5ONa![]() |
D.CO2 +H2O +2C6H5ONa![]() ![]() |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 = CH3COONa+HCN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常温下,浓度均为0.05 mol·L-1的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填编号),其pH值为_______(填数值);pH最大的是(填编号)。
①HCN②CH3COOH③HClO4④HClO⑤H2S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
请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
。
(4)根据(3)中结论,现将KI溶液和AgCl固体混合搅拌,则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直接用做燃料。已知
CH3OH(1) + O2(g) =" CO(g)" + 2H2O(g) ;△Ha = -443.64 kJ·mol-1
2CO (g) + O2(g) = 2CO2(g) ;△Hb =-566.0 kJ·mol-1
(1)试写出CH3OH(1)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甲醇作为燃料,它的优点是燃烧时排放的污染物少,从而不仅能缓解能源紧张和温室效应的问题,还能改善大气质量。试利用(1)中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完全燃烧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时,放出的热量为kJ ,生成的CO2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是L
(3)科研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使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醇在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利用电池可实现电能向化学能转化。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 + 2e-→H2↑
若将所得Fe(OH)2沉淀暴露在空气中,其颜色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反应:CO (g) + H2O(g) CO2 (g) + H2(g)
(1)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此时有2/3的CO转化为CO2。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此温度下平衡常数为。
(2)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与(1)相比较,
平衡应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是下列各值中的(填编号)
A.22.2% | B.27.55% | C.33.3% | D.36.8% |
(3)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和1mol H2O(g),则达到平衡时与(1)相比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②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CO在平衡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一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