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1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以下A、B、C、D四个装置可组装成实验室模拟 “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分别盛有以下试剂:B:稀硫酸;C:盐酸、碳酸钙;D: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水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_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NH4Cl
29.4
33.3
37.2[来源:Z|xx|k.Com]
41.4
45.8
50.4
55.3
77.3

(说明: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         (填字母)。
(2)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                  
(4)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5)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学式表示),加入氯化氢,并进行           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1。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 H 2 O 外,含有 CC l 4 I 2 I 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N a 2 S O 3 溶液,将废液中的 I 2 还原为 I ,其离子方程式为;该操作将 I 2 还原为 I 的目的是
(2)操作X的名称为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 I 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 C l 2 ,在400C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

(4)已知: 5S O 3 2 +2I O 3 +2H= I 2 +5S O 4 2 + H 2 O 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 I 2 ,可能存在 I I O 3 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 I I O 3 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 CC l 4 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 FeC l 3 溶液、 N a 2 S O 3 溶液

硫代硫酸钠( N a 2 S 2 O 3 )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 2N a 2 S+N a 2 C O 3 +4S O 2 =3N a 2 S 2 O 3 +C O 2 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中试剂为
(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3)d中的试剂为
(4)实验中要控制 S O 2 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 S O 2 ,不能过量,原因是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 A ,在高温下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 C O 2 S O 2

①气体 a 的成分是
②若钢样中硫以 FeS 形式存在, A 中反应: 3FeS+5 O 2 高温1+3
(2)将气体 a 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右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H 2 O 2 氧化 S O 2 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 NaOH 溶液滴定生成的 H 2 S O 4 ,消耗z mL NaOH 溶液,若消耗1mL NaOH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 y 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
(3)将气体 a 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①气体 a 通过 B C 的目的是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

分某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生成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卷上把导管补充
完整
(2)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D中的现象
(4)实验中,该同学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H2SO4溶液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还会有一定量H2SO4的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验证反应停止后的烧瓶中确有剩余的H2SO4的是填字母编号)。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银粉 d.Na2CO3粉末
(5)若将16g铜与50m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定值的浓硫酸反应,铜完全溶解。请回答:
①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②该反应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滴加VmL a mol·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
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 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 (填编号)洗涤环己烯。
A.KMnO4溶液 B.稀H2SO4C.Na2CO3溶液 D.NaOH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 (填f或g)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 
A.酸性KMnO4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