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
|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
|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
|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
|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
|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 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 |
下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
| B.结构②、⑤中都含有RNA |
| C.结构③、④都具有双层膜 |
| D.结构①、④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 |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
B. 质粒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C.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D. 染色体、ATP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下列哪种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
| B.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
|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
| D.H2O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 |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下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
|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较低时,酶活力低的主要原因是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小 |
|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
| D.固定化酶应用后易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且可以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