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小令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对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表达了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设问,描写酿酒饮茶的隐逸生活。

对“诗眼倦天涯”中的“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概括作者饱尝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
B.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伏笔。
C.暗示诗人长期奔波劳苦,已无心作诗。
D.表现历史的沧桑感与人事易变的感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鉴赏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本诗以什么为线索?是按哪几个时期来抒写的?

诗人提炼了哪些意象?分别寄寓了什么感情?

如果去掉第四节,对诗意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后面题目。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 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这首词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用典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词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本诗前两句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愁?请找出并简述理由。
本诗为送别诗,在“虚”“实”手法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