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在瓶底和木板间滴少量水,如图所示。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稀,有液体生成,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结冰冻结,而被烧瓶黏住,这时打开瓶塞,散发出来的气体有氨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实验中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
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漂白粉被氧化了 |
B.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
C.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MnO2→MnSO4 | B.AlCl3→Al(OH)3 | C.KI→KIO3 | D.HNO3→NO |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与贮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漏。一旦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人群向低处疏散 |
B.将人群向顺风向疏散 |
C.用浸有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
D.向泄漏地点撒一些氯化钠 |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NaOH + HCl ="NaCl" + H2O |
B.H2CO3 =H2O + CO2 |
C.H2+CuO![]() |
D.2CO + O2![]() |
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_1 NaNO3溶液中NO3_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0 mL 1 mol·L—1 Mg(NO3)2溶液 |
B.5 mL 0.8 mol·L—1 Al(NO3)3溶液 |
C.10 mL 2 mol·L—1 AgNO3溶液 |
D.10 mL 0.5 mol·L—1 Cu(NO3)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