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与贮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漏。一旦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人群向低处疏散 |
B.将人群向顺风向疏散 |
C.用浸有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
D.向泄漏地点撒一些氯化钠 |
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
C.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
D.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3 |
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较快失效的是()
A.MnO2 | B.H2S | C.稀硫酸 | D.NaHCO3 |
将17.9g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L NO(标准状况,唯一还原产物),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33.2g | B.25.4g | C.22.4g | D.19.6g |
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一定量的铁与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得到硝酸铁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3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铁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NaOH 溶液至Fe3+恰好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300mL | B.150mL | C.120mL | D.9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