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将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 |
B.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Cl2=2Fe3++2Cl- |
C.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pH=7 2H++SO42-+Ba2++2OH-==BaSO4↓+2H2O |
D.NH4HCO3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NH++OH-=NH3·H2O |
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
B.30℃时,将35![]() |
C.40℃时,35 g食盐溶于l00 g水中,降温至0C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
D.60℃时,200 g水中溶解80 g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 |
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 |
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 |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常温下分别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一定等于7的是
A.0.1mol/L的某一元酸和0.1mol/L的某一元碱 |
B.0.1mol/L的某二元强酸和0.1mol/L的某二元碱 |
C.pH=2的某一元酸和pH=12的某一元碱 |
D.pH=3的某二元强酸和pH=11的某一元强碱 |
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A13+、Cl-、MnO4- |
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K+、NO3-、Cl-、NH4+ |
C.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S2-、SO32- |
D.常温下c(OH-)/c(H+)=1012的溶液中:K+、Mg2+、Cl-、Br-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A |
B.室温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
C.常温下,pH=2的稀盐酸中所含有的H+离子数大于0.01 NA |
D.1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