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泄露出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如131I(碘)、137Cs(铯)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 |
B.127I是碘元素稳定的同位素,与131I为互为同分异构体 |
C.127I与131I的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不同 |
D.铯为IA元素,常温时,0.1mol·L-1的137CsOH溶液,pH<13 |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
B.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
D.AgCl是还原产物 |
把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起来后浸入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钉上放出氢气 | B.铁钉锈蚀 | C.碳棒上放出氯气 | D.碳棒上放出氧气 |
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
B.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
D.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
将V1mL 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0℃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L﹣1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 |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