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①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色 |
NH4Cl受热不产生NH3 |
B |
②中振荡后静置 |
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 |
C |
③加热 |
洗气瓶中溶液褪色 |
生成了乙烯 |
D |
④通电 |
A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
锌的金属性比铜强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AgOH+2NH3·H2O=[Ag(NH3)2]++OH-+2H2O,可推知氢氧化银氨是强碱 |
B.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可推知SO2具有漂白性 |
C.CaH2和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可推知反应中1mol CaH2失去1mole- |
D.2L 0.1mol/L Na2CO3溶液中![]() |
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在此操作过程中,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的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A.当pH=7时,c(Na+)=c(CH3COO-)>c(H+)=c(OH-) |
B.当pH>7时,c(CH3COO-)>c(Na+)>c(OH-)>c(H+) |
C.当恰好完全中和时,c(Na+)>c(CH3COO-)>c(OH-)>c(H+) |
D.反应全程都有关系:c(Na+)+c(H+)=c(CH3COO-)+c(OH-) |
下列图象能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HCl)=1mol,K2CO3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
B.图2:n(NaOH)=1mol,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
C.图3: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
D.图4:n(HNO3)=1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
海南的毒豇豆、毒黄瓜等毒蔬菜中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水胺硫磷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
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1H14O4NPS |
C.该化合物能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 |
D.该化合物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ClO-,Ba2+,Cl- |
B.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NH4+ |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MnO4-,NO3-,Na+ |
D.中性溶液中:Al3+,NO3-,Cl-,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