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拦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
证明溶液中含SO42-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2- |
D |
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
证明Fe2+具有氧化性 |
在100mL12mol·L-1的浓HCl中加入足量的MnO2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Cl2的物质的量是()
A.0.6 mol |
B.在0.3 —0.6 mol之间 |
C.0.3 mol |
D.小于0.3 mo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氯离子是无色、无毒、比氯原子结构稳定的粒子 |
B.氯原子易得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只会降低 |
C.新制的饱和氯水中,除水分子外,较多存在的粒子是Cl2分子 |
D.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洗涤烧杯时,要洗到看不见脏东西为准 |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不能挨着试管口 |
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
D.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
下图,实验桌上放置的两容器中有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几天后,两者的体积都明显减少,且甲比乙减少得多。由此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甲乙
A.甲比乙易挥发 | B.甲的沸点比乙高 | C.甲的熔点比乙小 | D.甲与乙都能挥发 |
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入几滴溴水后,混合液中出现红色,那么由此得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
B.Fe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 |
C.Fe2+不能与SCN-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 |
D.Fe2+被Br2氧化成F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