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2011·西宁模拟)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质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算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
酸性KMnO4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
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测定步骤:
(1)用______________量取5.00 mL 1.00×10-3mol·L-1KMnO4溶液,注入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 mL稀释,备用。
(2)将1.00×10-3 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3)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 mL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关闭________,打开________(填“a”或“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4次。
(4)将洗气瓶中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草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5)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均为5.00 mL)。3次实验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 mL。
交流讨论:
(1)计算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________mg·m-3,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________(填“是”或“否”)超标;
(2)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称量或量取、溶液配制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可能性);
(3)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认为:
①实验原理可以简化
实验中可不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可多次直接抽取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再推送到洗气瓶中,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
可将插入酸性KMnO4溶液中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图所示),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分液漏斗中应该装___________(填“盐酸”或“稀硫酸”),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装置(用字母表示)前后质量的变化。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
②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后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某研究性小组用0.2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白醋(指示剂为酚酞)。
请回答:
(1)下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0,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mL。
(2)滴定过程中,眼睛始终注视 ,直到锥形瓶中液体的颜色……。

(3)同学们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取白醋 20.00 ml, 实验结果记录如上表:请计算白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操作时用白醋润洗锥形瓶,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用白醋润洗酸式滴定管,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5)若滴定终点时测得pH=7。下列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c(Na+)>c(CH3COO—) | B.c(Na+)<c(CH3COO—) |
| C.c(Na+)=c(CH3COO—) | D.不能确定 |
某学生设计如下图Ⅰ装置,测定2 mol/L的硫酸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请回答: 

图Ⅰ图Ⅱ
(1)装置图Ⅰ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按照图Ⅰ装置实验时,他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他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 。
(3)实验结束后,得到的结论是。
(4)该生又将图Ⅰ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Ⅱ,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
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图示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CO2。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
(2)滴加浓硝酸之前,需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其目的是
。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可多选)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氧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