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的父亲爱迪生
①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撮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亮亮的,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药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曾否获得许多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②可是在我们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看来,他显得超凡入圣。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伟大,但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贡献,而是他无比的勇气、想像力、决心、谦逊和机智。有时候他也很调皮。
③父亲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他对我们说:“工作有成就,是人生惟一的真正乐趣。”大家都传说他能每天只睡四小时,绝非夸张。他认为:“睡眠有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
④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他的成就无人不知,他三十岁发明留声机,把声音录在唱片上;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扩音器、复印机、医学用的荧光屏、镍铁电池和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也把别人的发明——电话、电报、打字机——改进为实用的商品。有些人问:“他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他时常碰到失败。
⑤父亲曾把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试验镍铁电池,但未能成功,结果弄得经济拮据。实验室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我特别记得1914年12月间一个严寒冬夜。那个晚上,工厂里忽然传出狂喊声:“失火了!”顷刻之间,包装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忽啦一声,全部着火。附近八个城镇的消防队来灌救,但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消防水管好像也无济于事。我到处找父亲也找不到,十分担心。他有没有出事?全部财产已经烧光了,他会不会心灰意冷呢?他已经六十七岁,不能再从头做起了。后来我在工厂院子里看见他正朝我跑来。“妈在哪里?”他大声喊到,“去把她找来!叫她把朋友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
⑥第二天早晨五点半钟,火势刚受到控制的时候,他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补充一句:“唔,有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厂。”
⑦父亲从没退休,也不怕老。在八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
——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来源。他和助手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试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
⑧八十三岁时他还拉母亲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时候,笑逐颜开地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⑨到了八十四岁,他终因患尿毒症危在旦夕。数十位新闻记者前来探访他的病情,整日守候。医生每小时向他们宣布一次消息:“灯火仍然在照耀着。”到1931年10月18日上午3点24分,噩耗终于传来:“灯灭了。”
⑩举行葬礼之日,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美国的电流切断一分钟,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
(11)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爱迪生泉下有知,一定也同意这样做。
(查理斯/文)(有删改). 说说①段中“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 ②段画线处“超凡入圣”的“入圣”换成“脱俗”好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对这些文章只是一笔带过,而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写爱迪生的失败上。请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意图是什么。
. 将⑦段中“从没退休”与“不怕老”调整一下语序好不好?为什么?
.为什么⑨段中说“灯灭了”,而不能说“巨星陨落了”?说说你的理解。
. 删去(11)段画线处“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好吗?为什么?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儿,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第段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本段开头一句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文段中画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表现了孔乙己的生活状况。
选段中写了三次笑声,表现了掌柜和众人的
在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一起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阅读短文,完成16—19题。(共10分)
母亲•我 •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请根据文章内容予以说明。(至少两处)
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昆虫
昆虫也能供人类当食品吃?是的。现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学院内,一位女教授胡列塔•拉莫斯•埃洛蚀伊正领导着她的动物专业研究小组,研究着将昆虫当食物的课题呢!
其实,早在许多年以前,在那些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农业生产有困难的地区,如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人们已经把昆虫作为食物了。有的还作为粮食来吃哩!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里,如美国等,专门商店或饭馆、餐厅里也经常出售用昆虫做的罐头或菜肴,较多见的是蚂蚁、蛾蝶、蛾状毛虫,蜜蜂幼虫、蚕蛹、龙舌兰红囊、蜜蜂等。
至于在墨西哥,人们食昆虫同样是家常便饭的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9个州的居民爱食昆虫,所食的昆虫种类多达57种,主要的有蚂蚁、直翅目昆虫、甲虫、蝉,甚至苍蝇、蚊子、臭虫、黄蜂、白虱、蜻蜓、蝴蝶等。
不过,女教授和她的助手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昆虫身上确实含有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种营养,甚至比一般动物所含的价值还高。以蚂蚁一类昆虫来说,每100克含蛋白质为20.4克。而100克鸡肉和鱼肉所含蛋白质分别是20.2克和18.9克,100克蛋类所含蛋白质更少,仅6.4克。其他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100克蚁类所含的量也要比100克鱼、肉、家禽等所含的量高得多。因此,女教授认为,人类在缺乏其他粮食作物的情况下,只有昆虫才可用作代用品。换句话说,人类如果有系统地加以利用,那么昆虫定将成为未来的可信赖的食品。文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2分)
划线句所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
说“昆虫”是“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2分) ( )
A.早在许多年前,不少国家就有人吃昆虫。 |
B.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仍有昆虫菜肴。 |
C.在墨西哥,人们吃昆虫是家常便饭的事。 |
D.昆虫身上确实含有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种营养,甚至比一般动物所含的价值还高。 |
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
“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中这样具体指什么?“只好”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内在的洁净
毕淑敏
①现在的女子,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多了。每年都有流行色,如果你还穿着去年的流行色,那就是落伍,就是老土,就是搁浅在时代潮流沙滩上的孤独苦蚌。
②有一次,我得到一个邀请,担当某服装委员会的顾问。会上,坐在邻座的是一位对服装颇有研究的先生,我和他聊起来,问,你们每年的权威发布,都依照什么原则呢?
③那位先生一笑,说,毕作家,你太认真了。流行色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复杂,不过就是一个概念。你想啊,服装这个东西,是要提前做准备的。不能天气已经很热了,才做薄薄夏衣。也不能寒风刺骨了,才张罗棉袄。特别是面料,更要有提前量。那么,大家根据什么来制定计划呢?简单地说,就要开一个会,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一番,定一个主色调,然后还有一些辅助的色系,最后就按这个原则去生产了。到了那个季节,街上就都是这种色系的衣服,流行色就开始流行了。
④我听得似懂非懂,说那么如果这个色彩今年流行不起来怎么办呢?那位先生可能觉得我顽冥不化,蔼然教导说,这怎么可能呢?大家都要穿新衣服,新衣服是从哪里出来的?还不是厂家做出来的吗?只要所有的厂家都齐心合力,都出产这个颜色的衣服,当然就会流行起来啊!再有了,我们既然制定了这个策略,就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比如说环保啦,沙漠啦,海洋啦,太空啦……找概念啊,开动一切机器来轰炸。另外还有一个法宝,就是让偶像代言。年轻人喜欢从众,一看他们心仪的艺人都穿上这个衣服了,当然会趋之若鹜……
⑤听到这里,我只有拼命点头的份儿了,我就是再愚笨,也明白在这样强大的攻势之下,流行色当然生命力蓬勃。
⑥那位先生看我茅塞顿开的样子,表示满意,说,如果你是生产厂家,你会怎样想?
⑦我说,那还用问?当然是希望买我衣服的人,越多越好。
⑧那位先生说,对啊,人心同理。要是谁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服装厂还不得关门?所以,每年的流行色一定要和上一年的有所不同,让你不能以旧充新,鱼目混珠。再有就是造舆论,让你觉得自己穿的不是流行色,就有一种自卑感,不入流,被社会抛弃……这样的舆论氛围一旦形成,从众心理浓厚的人,就会被裹胁而进,成了流行色的俘虏。厂家就会微笑。
⑨我说,如果我硬是不买流行色,你们能怎么样呢?
⑩那位先生和气地笑起来,说,那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跟着流行色走的人,通常分两类。一种是特别贫穷,他们原本就没有能力不停地置换服装,所以,也不是服装行业的消费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再有一种,就是特别有品位的人,他们不在乎流行什么,只在乎什么东西对自己是最适合的。对这后一种人,我们也是鞭长莫及无可奈何啊。
⑾那一天的会议,让我获益匪浅。这位先生犹如奸细,让我获取了关于服装的真实情报。也许对于时尚中人,这些都是常识,但对我这样一个服装盲来说,的确醍醐灌顶。我想,我似乎不能算作买不起衣服的人,但也绝对不是有独立见解,能孤傲地挺立于潮流之外的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在光怪陆离的现代服装海洋中,安然自得地驾着自己的小船,吟唱渔歌呢?
⑿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衣物的洁净,不追赶时髦。因为流行色的实质,多是商人的利益。它铁定了主意让你总是气喘吁吁手忙脚乱地追赶潮流。我不需要那么多的衣服。如果你的衣服有污渍,无论它多么华贵,在没有清洗干净之前,不要穿着它出门。华贵表达着你的财富,而洁净证明着你的品质。
⒀衣服只是外包装,内在的精神洁净才是最重要的。阅读②至④自然段,简要概括“流行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①
②
③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在光怪陆离的现代服装海洋中,安然自得地驾着自己的小船,吟唱渔歌呢?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为什么“内在的精神洁净才是最重要的”?
读完文章后,请具体谈谈我们面对流行色的方式及理由?
①方式:
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