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 画出2,4-戊二酮的钠盐与Mn3+形成的电中性配合物的结构式(配体用表示)。
2-2 已知该配合物的磁矩为4.9玻尔磁子,配合物中Mn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2-3 回答:该化合物有无手性?为什么?
2-4 画出2,4戊二酮负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明确其共轭部分),写出其中离域π键的表示符号。
2-5 橙黄色固体配合物A的名称是三氯化六氨合钴(Ⅲ),是将二氯化钴、浓氨水、氯化铵和过氧化氢混合,以活性炭为催化剂合成的。机理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首先得到Co(NH3)62+离子,随后发生配体取代反应,得到以新配体为桥键的双核离子B4+,接着发生桥键断裂,同时2个中心原子分别将1个电子传递到均裂后的新配体上,得到2个C2+离子,最后C2+离子在活性炭表面上发生配体取代反应,并与氯离子结合形成固体配合物A。写出合成配合物A的总反应方程式;画出B4+和C2+离子的结构式。
总反应方程式:
B4+和C2+离子的结构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威斯迈尔反应是在富电子芳环上引入甲酰基的有效方法。其过程首先是N,N-二甲基甲酰胺与POCl3反应生成威斯迈尔试剂:

接着威斯迈尔试剂与富电子芳环反应,经水解后在芳环上引入甲酰基。例如:

10-1用共振式表示威斯迈尔试剂正离子。
10-2由甲氧基苯转化为对甲氧基苯甲醛的过程中,需经历以下步骤:⑴芳香亲电取代⑵分子内亲核取代⑶亲核加成⑷质子转移⑸消除。画出所有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10-3完成下列反应:

化合物A、B和C的分子式均为C7H8O2。它们分别在催化剂作用和一定反应条件下加足量的氢,均生成化合物D(C7H12O2)。D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在酸化生成E(C6H10O2)和F(CH4O)。
A能发生如下转化:

生成物N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它们的数目比为1∶1∶3。
9-1 画出化合物A、B、C、D、E、M和N的结构简式。
9-2 A、B和C互为哪种异构体?(在正确选项的标号前打钩)
①碳架异构体②位置异构体③官能团异构体④顺反异构体
9-3 A能自发转化为B和C,为什么?
9-4 B和C在室温下反应可得到一组旋光异构体L,每个旋光异构体中有个不对称碳原子。

化合物B是以β-紫罗兰酮为起始原料制备维生素A的中间体。

由β-紫罗兰酮生成B的过程如下所示:

8-1 维生素A分子的不饱和度为
8-2 芳香化合物C是β-紫罗兰酮的同分异构体,C经催化氢解生成芳香化合物D,D的1H NMR图谱中只有一个单峰。画出C的结构简式。
8-3 画出中间体B的结构简式。
8-4 以上由β-紫罗兰酮合成中间体B的过程中,⑵、⑶、⑷、⑹步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反应类型表述须具体,例如取代反应必须指明是亲电取代、亲核取代还是自由基取代)。

12000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灾变,气温骤降,导致猛犸灭绝,北美Clovis文化消亡。有一种假说认为,灾变缘起一颗碳质彗星撞击地球。2010年几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北美和格林兰该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存在超乎寻常浓度的纳米六方金刚石,被认为是该假设的证据。
7-1 立方金刚石的晶胞如图7-1所示。画出以两个黑色碳原子为中心的C—C键及所连接的碳原子。

7-2 图7-2上、下分别是立方金刚石和六方金刚石的碳架结构。它们的碳环构型有何不同?
7-3 六方硫化锌的晶体结构如图7-3所示。用碳原子代替硫原子和锌原子,即为六方金刚石。请在该图内用粗线框出六方金刚石的一个晶胞,要求框线必须包含图中已有的一段粗线,且框出的晶胞体积最小。
7-4 立方金刚石中周期性重复的最小单位包含个碳原子。

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针管实验是高中化学的经典素材。理论估算和实测发现,混合气体体积由V压缩为V/2,温度由298K升至311K。已知这两个温度下N2O4(g) 2NO2(g)的压力平衡常数Kp分别为0.141和0.363。
6-1 通过计算回答,混合气体经上述压缩后,NO2的浓度比压缩前增加了多少倍。
6-2 动力学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几微秒内即可达成化学平衡。压缩后的混合气体在室温下放置,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