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A、B和C的分子式均为C7H8O2。它们分别在催化剂作用和一定反应条件下加足量的氢,均生成化合物D(C7H12O2)。D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在酸化生成E(C6H10O2)和F(CH4O)。
A能发生如下转化:
生成物N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它们的数目比为1∶1∶3。
9-1 画出化合物A、B、C、D、E、M和N的结构简式。
9-2 A、B和C互为哪种异构体?(在正确选项的标号前打钩)
①碳架异构体 ②位置异构体 ③官能团异构体 ④顺反异构体
9-3 A能自发转化为B和C,为什么?
9-4 B和C在室温下反应可得到一组旋光异构体L,每个旋光异构体中有 个不对称碳原子。
某链烃A1mol,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裂解)成1mol烷烃B和1mol烯烃C,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5.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链烃A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⑵烷烃B和烯烃C可能各是什么?
⑶如果要求1molB完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整数,那么C只能是什么烯烃?
以下是某同学写出的己烷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请判断是否有重复和遗漏现象。
为了测定甲烷的分子式,取一定量的甲烷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甲烷的最简式。他们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甲烷的最简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甲烷的最简式。
(3)丙同学认为若要单纯依靠这些数据,无法确定甲烷的分子式,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小明从小爱吃鱼和瘦肉,不喜欢吃蔬菜水果。于是特别疼爱他的奶奶就将小明的一日三餐安排为:早餐:肉丝面;午餐:红烧鱼、排骨汤、大米饭;晚餐:瘦肉粥、炸鸡腿。请你评价一下小明奶奶的这种膳食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你的依据。
食盐、醋作为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