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A.禅让制 B.礼乐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民主革命

A.目的的坚定性 B.手段的优越性
C.过程的跳跃性 D.结果的建设性

近代某学者指出:“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先致富” B.“中体西用”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科学与人权并重”

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刑罚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向当朝统治者提出该主张的是

A.孟子 B.李斯 C.董仲舒 D.李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