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新式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扩大。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19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因素,并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2)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材料二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派购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的生产。按照这种逻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1953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
——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三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前几年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对收购政策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农民从中得到很大好处。……要教育农民顾全大局,保证按规定质量完成农副产品交售任务,支援工业、城市和出口,力争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
——中共中央1982年1月1日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四每一次土地制度的变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胡元坤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变化。
(2)材料一、三反映的土地政策有何异同?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对农业有什么调整?
(3)依据上述材料中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变迁,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18分)粱启超先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遍游欧洲各国,写下《欧游心影录》,记录了他在欧洲的所观、所思,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深有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他那精神毕竟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4分)
材料二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江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2)材料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2分)这次“外交失望”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影响有哪些?(4分)
材料三我中英两国,向来都以保守著名。但我们中国人所保守的,和英国正相反。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算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於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英国人内部是不断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时时刻刻在那里革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期识,评述梁启超的观点。(8分)

(36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域,在文明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自宋朝开始的“中古都市化革命”取消了每一个县只许设一个市场的限制,官市制度终于崩溃,有些城市快速扩大,并在城门外出现商业区。
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大专业市镇,从事于米粮或手工业品之贸易。这一发展当然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农业逐渐商业化有密切关系。长江下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货与丝货产区。江南地区有52个棉货专业市镇,25个丝货专业市镇,13个米粮专业市镇。这些市镇都分布在太湖附近及长江三角洲一带。只有一个镇一南汇县周浦镇一既属棉货专业又属米粮专业。换言之,其他的88个市镇都只专业一项主要产品。
——摘编自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征》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市镇化的原因和特点。
材料二英国城镇人口变化及下议院议员构成变化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图3是晚清时期上海城市一隅。原图中有这样的文字介绍:“江海北关(注:专司外洋各国商务)设在沪北英租界黄浦滩上,规模宏敞,轮奐聿新。近日新造钟塔一座,矹立中央,高耸霄汉,并向外洋购运大钟安设其上……夜间则燃点电气灯,照耀如昼。”

图3
(3)依据材料描述晚清时期上海城市风貌。对此你有何认识?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向城市。
(4)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和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背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史学家高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总结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维新派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
——张晨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维新派“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的原因。(9分)
(2)作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源是什么?维新派“同时把所有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的做法导致了怎样的后果?(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