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 、947. 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有关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达尔文认为不同物种是由其祖先逐渐变化而产生的。研究不同物种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将它们与从前存在的生物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右图显示4层埋藏着化石的岩石,W是离地表最近的岩层。

1.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图中的_______层岩石中。
2.这些化石是下列()的证据。

A.蜗牛和鱼出现竞争 B.鱼捕食蜗牛
C.蜗牛由鱼进化而成 D.鱼和蜗牛的进化

3.举出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2项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们从各种证据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右图是生物进化历程简图。

4.根据上述规律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与图中数字对应的动物类群。
动物类群:两栖动物、鱼类、鸟类、爬行动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兔传染性黏液瘤是1种由病毒引致的疾病,可把兔杀死。这种病毒曾被引入到兔的野生种群中,用以控制兔的数目。起初兔的数目明显下降,但过了一段日子,数目又再增加,而且那些兔对这种病毒已产生了抗性。
5.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在某地区新建一蜗牛种群,蜗牛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见右表。


有条纹的
无条纹的
活着的
200
400
破裂的
400
200


6.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为探究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某学生在涂布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依次放置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的圆纸片,并将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3天后,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

1.图示实验的原理是
2.图中浸无菌水圆纸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科学、可靠,并控制青霉素剂量,
对圆纸片的要求是
4.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相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对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在图2中表示处理方案,并对处理加以注解。

6.上海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的主要目的是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问题。
下图中的A、B是人体呼吸道壁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结构示意图,C、D是即将分化成A、B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通过A、B两种细胞包裹异物成黏液,并将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黏液即痰排除体外,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内填字母或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表示的是黏液腺细胞,其中的〔〕特别发达,这与其功能相适应。
2.图中的纤毛细胞是〔〕,其细胞形态上具有〔〕,其细胞内部结构特点是〔〕数量多,原因是
3.在人体内,具有①类似结构的还有细胞。
4.呼吸道上皮细胞不断衰老、脱落,并被向外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若C、D细胞位于A、B的底部,图中〔〕细胞可能演化为纤毛细胞。
5.在细胞结构中,最能体现细胞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培养温度
SOD活性(U/g·min)
1
25℃的蒸馏水浇灌
25℃
7.3
2


9.4
3
5℃的0.5mmol/L水杨酸浇灌
5℃
10.3
4
5℃的1.0mmol/L水杨酸浇灌
5℃
11.6
5
5℃的1.5mmol/L水杨酸浇灌
5℃
13.6
6
5℃的2.0mmol/L水杨酸浇灌
5℃
8.5
7
5℃的2.5mmol/L水杨酸浇灌
5℃
7.9
8
5℃的3.0mmol/L水杨酸浇灌
5℃
6.5

(1)表中①是,②是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至少写2点)。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结论是。组别2~8可得到的结论是。在5℃的冷胁迫下,2.0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影响是(填“增强”或“减弱”)
(4)请根据5℃条件下实验结果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完成水杨酸浓度与SOD活性关系的坐标曲线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1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分析回答:



杂种细胞系






小鼠
基因
A
-
+
-
+
-
B
+
-
-
+
-
C
-
+
-
+
-
小鼠
染色体
1
+
-
-
+
-
2
-
+
-
+
-
3
-
-
+
+
-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图1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①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有(至少答2点)。
(2)科研人员发现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小鼠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小鼠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对杂种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分析的结果如图2。据此推测,2号染色体上有基因,若控制抗HCG单克隆抗体合成的基因是B,则可用于大规模培养的除了杂种细胞系四外,还能选用。能无限增殖的各种细胞系有
(3)在④之前要进行抗体筛选的目的是,在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