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京津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发展她区,近年来产业结构升级使第三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以下是北京数字生活广告有限公司刊登在网上的招聘广告职位职能:总经理任职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基本的政治原则2.计算机、财经、营销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熟练使用网站的基本构建网站的开发、运行及管理3.正直、开放、活跃、思想敏捷、善于沟通表达,有开拓性和创新意识。4.有带网络运营团队管理工作经验。
(1)结合材料一阐述发展第三产业有什么意义?(10分)
(2)材料二的广告对企业经营者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
(3)企业经营者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何内在联系?(12分)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12年8月15日发布公告,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福建省邮政条例(草案)》意见,“开门立法”的做法是让“民众说话”,是对公民参与权、表达权的尊重。据悉, 《福建省邮政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首日,收到的意见数就已经达到10万多条。
有人认为制定法律是专家们的事,中学生没有必要参与。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我们才会更加卓越。
材料一: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城乡二元结构的羁绊,拥有一个城镇户口成为上个世纪许多农村家庭的梦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材料三: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盘点2012年为拥有一个美好中国而付出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让他们的梦想,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中国梦需要伟大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能激励一代人的偶像,于是我们收获刘洋;中国梦需要平凡人的坚守,于是我们收获了感动国人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他们都是中国梦的成就者。无论是美好社会,还是美好人生,都始于平常一点一滴的努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人们梦想差异的原因。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强国梦属于每个中国人”的理解。
(3)今天的“中国梦”由亿万国人的梦想汇聚而成。请写出你的人生梦想,并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这一梦想。
材料: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为推进教育公平,国务院要求各省(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江苏、黑龙江等省以开放心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部分省(市)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源利益难调等理由,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和家庭利益的政策,迟迟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对此,有网友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异地高考。”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结合材料分析网友观点的错误之处。
城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盐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2012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5.5%。
材料一: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左右的投资,一个城镇人口相当于3个农村人口的消费。但也有专家强调,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和面积的扩张。
材料二: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1) 综合上述材料,阐述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促进农民的市民化。
材料一 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成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蔓延的势头,欧洲银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 2012年2月2~3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访华,寻求中国在欧债问题上的合作。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加入WTO十年多来,与欧盟的贸易额、贸易盈余都保持了稳定的上升态势,中欧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