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须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省职权的目的是什么?
⑵ 根据材料二,概括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什么影响?
⑶ 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⑷ 材料一和材料三呈现的两种政治模式有何共性?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今为适之学者……以为今人之言,有其独立自存之领域,而其所谓领域,又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目无旁骛,笔不暂停,以致酿成今日‘的底、他它、吗么、巴咧’之文变。”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高谈无政府主义;我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这场“文变“中起到什么作用?如何看待其举动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胡适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作何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先后下令实施“火箭行动”计划和“滚雷”计划,对北越进行持续轰炸,派遣3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作战,美国地面部队开始大规模进入越南南方作战。越南战争由“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
在出兵援越的策略上,中国以派出防空、铁道、国防工程、筑路等支援部队形式介入战争,而且不公开宣布,并将支援部队的军事行动限制在越南北方。至1968年3月止,中国先后入越的部队共23个支队32万余人,其中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而美国明知中国在大规模援越,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军事任务,也不予公开点破。
——《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战和越战期间中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美两国在越南问题上的不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采取“有限援越”和美国明知实情却不“公开点破”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先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此时,华盛顿还认为英国国王是有道明君,只要下情充分上达,英王就会支持正义,纠正内阁的错误。……不久,从英国传来消息,英王乔治三世在议会发表演说,要对北美殖民地按照“暴乱”罪实施镇压,用血和火来回答大陆会议的“致英王书”。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材料二美国宪法不是制宪者们凭空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已有的法律、思想、文化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不是纯理论的产物,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宪政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美国宪法形成的基础是综合性的,美国宪法基础的综合性为宪法的稳定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态度的前后变化和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挑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挑战的原因并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1991年
1月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爆发
2月3日,意大利共产党更名为左翼共产党。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蒂夫·甘地在参加竞选活动时,被炸身亡。
6月1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
7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开始内战。
7月31日,戈尔巴乔夫和布什签署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立苏共中央自动解散。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此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并建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1992年
3月—4月,波黑内战开始。
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4月30日—5月初,洛杉矶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死伤数千人,物质损失逾7亿美元。
6月29日,阿尔巴尼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布迪亚夫被刺身亡。
7月26日—8月9日,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下卷)
概括以上材料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