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通过临床实验,被准上市。“今又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首创药物之一,由我国科学家于1998年开始研制的。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人的P53蛋白对高危癌前病变的DNA损伤(如FOS基因损伤)可直接或通过调控其他途径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对DNA损伤无法修复的细胞,P53蛋白则诱导其进入冬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预防细胞癌变。“今又生”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为腺病毒中致病力最弱的病毒株,野生型该病毒株也仅会偶致普通感冒,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构,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无环境污染。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从题中分析,在“今又生”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那些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的放弃了一般的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
(2)P53功能蛋白是由4条完全相同的肽链组装而成,每条肽链由393个氨基酸缩合而成。若考虑到翻译过程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的存在,则p53基因至少应该含有____________个核苷酸。在形成P53蛋白时,需要脱去___________个水分子,此时核糖体上不含有下列哪种结构___________。
A.密码子 B.反密码子
C.核糖核苷酸 D.脱氧核苷酸
(3)试举一种人体中不含p53基因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P53蛋白微量高效,只需极微量就可以完成功能,p5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男谢某表现型正常,但在他还是一个受精卵时,一条染色体上的p53基因突变成为无功能的假基因。若谢某和一个无遗传病史正常女性结婚,生下一儿谢晓东,晓东长大后娶了一个因p53突变导致的“易患癌症者”吴月婷,晓东和月婷准备生个娃娃,他们的娃娃是“易患癌症者”的概率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5)月婷为了治病,接受了“今又生”的基因治疗。在她接受注射后两个月,从她血液中提取了P53蛋白做了电泳分析,以便和治疗前对比。但是月婷慌乱中把治疗前后的底片搞混淆了,两张底片分别如下图所示,请帮月婷判断,她的治疗_________(是、否)有效,__________(左、右)边那幅图是治疗后的电泳分析图。
(6)月婷经过“今又生”注射后,仍然不幸的在三十五岁就患了癌。根据已有资料判断,她的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最可能原因是:( )
A.p53基因没有整合到体细胞中
B.p53基因没有转录出mRNA
C.p53基因没有表达出P53蛋白
D.注射浓度或注射次数不够
下丘脑中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到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请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科学家发现,切断C处的联系时垂体的分泌功能未受到影响,说明:下丘脑(填“是”或“不是”)通过神经来调节垂体的分泌功能。当切断B处的联系,可导致生殖器官萎缩,如果恢复B处的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由此可以推测:下丘脑通过(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来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
(2)如果头部创伤导致图中E处的分泌颗粒消失,人患尿崩症,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说明E处的分泌颗粒分泌的物质是。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使下丘脑的细胞A产生兴奋,兴奋通过细胞A和细胞B间的结构传递给细胞B,使B细胞分泌的含量增加。
(4)女性分娩后,D处释放的能够促进乳腺的发育和启动泌乳,利于对婴儿的哺育。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代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①代表,⑤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构成的。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
(4)在图乙中,兴奋的传导形式是由。
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SARS疫苗已完成人体实验,实验的SARS疫苗为灭活疫苗,即利用甲醛处理SARS病毒是其变性。试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灭活SARS病毒作为疫苗,是避免了病毒的 特性,而保留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这种抗原特异性是由SARS病毒中的 决定的。当疫苗注入正常人体后,能刺激实验者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的物质或细胞是 (至少写出两种)。
(2)右下图表示某SARS感染者在感染期内体温和体内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从曲线图看,感染者初期体温表现为一定的上升过程,体温的上升可能使身体内发生了哪些物质或细胞的变化,使人体的抵抗力提高? ;第10d后体温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根据图中抗体数量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
(3)为了研究淋巴细胞对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先天存在的,还是有病毒“诱导”产生的,科学家给动物注入高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抗原,动物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是由于与该抗原相应的B淋巴细胞全被射线杀死;当第二次注入未标记的同种抗原时,不再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如果注入的是其它抗原,动物仍能发生正常免疫反应,该实验的结论是 。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
的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
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
)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
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
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
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中遗传物质一般未改变,而mRNA种类不同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