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仙人掌等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如图二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和 。
(2)该类植物白天体内 含量高,而夜间 含量高。若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则细胞中C3含量变化是 。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植物细胞中C6H12O6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 (环境因素)造成的。
(3)此类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由此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ⅠA、ⅠB、ⅰ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基因H控制合成的酶H能促进某前体物质转变为物质H,但是基因h则不能控制合成这种酶;基因ⅠA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A抗原,基因ⅠB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B抗原,但基因ⅰ则不能控制合成这两种酶。人的ABO血型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的关系如表:
血型 |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抗原 |
A |
B |
A、B |
无(通常含有可形成A、B抗原的物质H) |
注:①基因型为ⅠAⅠB体内可合成A抗原和B抗原;②无H者被视为O型血。
右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Ⅱ4均为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ⅠA、ⅠB、ⅰ和H、h通过控制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它们在遗传上遵循__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若Ⅲ3同时具有A、B抗原,则Ⅳ1为O型血的概率__________。如Ⅲ1与基因型为HHⅠAⅰ的男子结婚,则所生育孩子的血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
(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______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_________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
(2)右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
①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②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___________天达到最大。
(3)根据上图推测,乙烯通过 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
(4)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___________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____________。
②检测两组香蕉的__________,如果实验组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沙尘暴对植物光合速度、蒸腾速度、气孔导度和呼吸速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下表是所研究的沙尘对云杉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总叶绿素含量(mg/g) |
气孔导度相对值(%) |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 |
|
对照组 |
4.71 |
94 |
5.54 |
实验组 |
3.11 |
65 |
3.69 |
(1)沙尘暴导致云杉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沙尘暴对云杉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影响更大,则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叶肉细胞中C3(三碳酸)的含量要________(高、低、相同);若沙尘暴对云杉光合作用中碳反应阶段的影响更大,则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叶肉细胞中C5(RuBP)的含量要__________(高、低、相同)。
(3)某同学用菠菜叶片做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用打孔器避开大的叶脉打出若干片小圆叶片,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对小圆叶片的选择时应注意_________。该组同学以同一时间段内多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作为观察指标,在实验装置加入的液体中应含有_______。
在实验中发现,将小圆叶片直接放入实验装置中,小圆叶片均未沉底,无法获得所需实验结果,应对小圆叶片进行__________处理,使小圆叶片全部沉底。
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 (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 (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 。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 (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a图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模式图。
(1)下列哪一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
(2)从染色体的角度考虑,则该生物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
(3)如果某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DXE,该卵原细胞是否发生了交换? 。为什么? 。
(4)如果某一卵原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BdXE的卵细胞,则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及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比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