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 |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C.1992年南方谈话 |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未曾经商,更不是贵族,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他们的祖父曾经种地,他们的父亲破了产,他们自己则穷困潦倒,飘零半生。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当时出现的“这样一些人”的对立阶级是()
A.金融资产阶级 | B.工业资产阶级 |
C.工业无产阶级 | D.资产阶级新贵族 |
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伯利勋爵在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磅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大英殖民帝国的发家史实际上是走过了一条火与血的路程,竖着三个路标。这三个路标包括()
①海盗起步②战争开路③正当的商业贸易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梅斯菲德以“创造”评本书:“他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创造了亚洲。”苏联史学家马吉多维奇的《地理发现史纲》以“遐想”评本书:“他向欧洲人报道了有7448个香料岛的南中国海。这些香料岛引起的欧洲人的遐想,不亚于令人惊奇的中国财富引起的遐想。”对这本书认识不正确的是()
书中插图(14世纪描画)
A.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 |
B.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其积极作用不可抹杀 |
C.图中大汗的子民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对当时西方人看来极其荒谬 |
D.在西欧的流传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 |
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其中,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技术革新和成就不包括()
A.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
C.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 D.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
“在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黎纪瓦特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
A.农业灌溉的需要 | B.旅游观光的需要 |
C.商品运输的需要 |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置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