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实验原理:DNA与       试剂亲和,呈现        颜色;RNA与      试剂亲和,呈现     颜色。
(2)换用高倍物镜前应移动载玻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   ,若想观察清楚,可以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进行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____期。
(2)图中②进行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
(3)图中⑤的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
(2)结构E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 ,其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_。
(4)侵入体内的病菌和衰老细胞的裂解必须依靠[ ]____的作用。
(5)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0分)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3)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l料? ,原因是___________。

(共9分)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胞膜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______,这是_______作用的结果。
(3)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____倍。
(4)1933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1)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 (上升、下降),其程度排序是__________。
(2)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引起实验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3)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 ℃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 ℃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中的现象是两装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放于37 ℃恒温箱中的较放于0 ℃恒温箱中的下降程度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