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
(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 D.浪费严重
(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下列铁路的名称:C__,D________。
(2)B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________铁路的南段,该铁路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岛屿发展农业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主要是________。
(4)过去制约A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________,修建A铁路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1)瑞士地处中欧,西接法国,南邻(国家),北与(国家)为邻。莱茵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
(3)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阶段。
(4)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根据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的影响。
(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
B.含沙量很大 |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
D.流量季节变化大 |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
(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
B
C
D
E
(2)A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E地的典型植被是 。
(3)影响A农业带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4)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的好处是。
(5)美国的“硅谷”位于(农业带字母)内。
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图中H是该国经济作物棉花的分布地区,请分析该地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3)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
(4)图中G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分析该国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