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电源电压为6.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为3.8V,阻值约为12Ω。如图11-甲所示是小勇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
次数 |
电压 |
电流 |
亮度 |
1 |
3V |
0.25A |
较暗 |
2 |
3.8V |
正常 |
|
3 |
4.5 |
0.32A |
很亮 |
(1)根据题目要求,把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在正确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端(选C或D)。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乙所示,电流为___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3)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为6.0V,电流表示数为0,则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还注意到,这个实验装置也可以用来测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动手实验并记录如上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灯泡灯丝的电阻,并发现灯丝的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他想: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请你给他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可将杠杆右
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若当右侧平衡螺母调到
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
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
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选填“倾斜”或“水平位置”)实验
方案好。理由: 。
(3)如图10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周末小丽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回家后她想知道牛奶的密度是多大,于是她向老师借来天平进行实验:
(1)小丽把天平放在上,并把游码
移动到标尺左端的处。
(2)她用称量为1000g的天平测盒和纯牛
奶的质量, 如图9所示,盒和牛奶
的总质量是 g。
(3)牛奶盒标识牛奶净含量是250ml,小丽找来同一品牌的一个空且干净的盒子测得它的质量
是 6g,这样她测得该品牌的牛奶密度约为g/cm3。
(4)她把末端切尖的吸管轻易插人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5)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你认为是原因使它的牛奶盒变瘪了。
如图所示是小科做电学实验用到器材:电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小科利用活动中记录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画出了如图15-乙所示的I-U图线。根据图线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2)小科用几组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算出电功率,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种方法是否正确?答:,理由是。(3)若电流表烧坏了,提供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O,利用原有的器材仍要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小科画出电路图。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