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SO |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NH |
C.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将铝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除去。 |
D.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结论:X中不含有醛基 |
用惰性电极电解50 mL锰酸钾溶液:K2MnO4+H2O→KMnO4+H2↑+KOH(未配平),当生成112 mL氢气(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K+浓度减小 | B.KMnO4在阳极区生成 |
C.阴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 D.反应过程中共转移0.005mol电子 |
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成为羰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CH2=CH2+CO+H2 → CH3CH2CHO.由化学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和
、
、
、
、
、
。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溶液,得固体2.33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 ![]() ![]() ![]() |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
D.该溶液中一定含![]() ![]() |
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2CHCH(CH3)2
③(CH3)3CCH2CH3④(CH3)3CC(CH3)3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①=③>②>④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图1图2图3图4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v正 < v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