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
| 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
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
| C.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 D.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从材料可以得出
| A.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 B.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趋势 |
| C.明朝的内阁和汉唐的宰相都有决策权 | D.中书省和内阁均影响了皇权的加强 |
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该思想一致的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 B.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
| C.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
| D.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
下面的史料应有两处句号,读材料判断句号应该处于的位置是
《汉书·主父偃传》中,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奠能行。”这体现了
|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 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
|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 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