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则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加5KJ,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       KJ。
(3)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4)在硫循环中,除图中所示过程外,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还应有                
(5)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形式进行;硫在生物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以             形式流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及处理时间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组1
0 ℃
36小时
0
组2
72小时
0
组3
96小时
0
组4
2 ℃
36小时
5
组5
72小时
20
组6
96小时
24
组7
4 ℃
36小时
12
组8
72小时
30
组9
96小时
43
组10
6 ℃
36小时
0
组11
72小时
0
组12
96小时
0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_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可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其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母亲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自由组合。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进行杂交。若一种他安贞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
种探针。若改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
;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技术。

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下图一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图二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获取鱼的抗冻蛋白基因途径主要有。为了在番茄中获得抗冻蛋白必须将抗冻蛋白基因连接在质粒中的之后 。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过程。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该酶的特点。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切割。
(3)要利用培养基筛选出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4)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