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
实验处理及处理时间 |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
|
组1 |
0 ℃ |
36小时 |
0 |
组2 |
72小时 |
0 |
|
组3 |
96小时 |
0 |
|
组4 |
2 ℃ |
36小时 |
5 |
组5 |
72小时 |
20 |
|
组6 |
96小时 |
24 |
|
组7 |
4 ℃ |
36小时 |
12 |
组8 |
72小时 |
30 |
|
组9 |
96小时 |
43 |
|
组10 |
6 ℃ |
36小时 |
0 |
组11 |
72小时 |
0 |
|
组12 |
96小时 |
0 |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_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上图C、E步骤都加入蒸馏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和。
(3)上图A步骤中所用酒精必须是经过的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
(4)为鉴定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可滴加试剂后沸水浴,如果出现则证明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
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长势一致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2株。
②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mg/L、B=3.125mg/L、C=4.165mg/L、D=6.250mg/L。
③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
(2)有人指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①、②均存在缺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①;②。
(3)本实验还获取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注: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
处理 |
样品鲜重(g) |
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g) |
A |
0.51 |
11.05 |
B |
0.51 |
11.03 |
C |
0.56 |
10.82 |
D |
0.54 |
10.06 |
E |
0.61 |
9.97 |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别是。表中数据(是/否)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原因是。欲确定使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范围内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其精确值。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 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 (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
①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种,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③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
(2)该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
①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注:上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I类型。
②实验者还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一个R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且R基因只能整合到上述两对种皮颜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其自花传粉,若子代种皮颜色为黑色和黄褐色的植株全都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若子代种皮颜色为色的植株都不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
为提升大棚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的产量,科研人员检测并比较了6月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曙光油桃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露地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早晨Pn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至10 时左右Pn 出现第一次高峰;之后出现“午休”现象,到达低谷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有。
(2)大棚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在上午10时Pn 却处于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光合“午休”现象相对不明显,其可能的原因是。若遇阴天, 大棚内油桃Pn第一次峰值将较晴天(提前、推迟)。
(3)根据图中曲线分析,提高大棚栽培曙光油桃的产量措施有;此外施用有机肥料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原因是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下图1、2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填标号),蓝藻与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图2细胞是由细胞增殖分化而成。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填标号)。
(3)图3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填字母),具有染色单体的有(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