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2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 (填标号),蓝藻与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
(2)图2细胞是由 细胞增殖分化而成。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 (填标号)。
(3)图3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填字母),具有染色单体的有 (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 。
瓠瓜(一种蔬菜)果实苦味(以下称:苦味株)与非苦味(以下称:正常株)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的。只有当显性基因A 与B共同存在时,才产生苦味果实。现有纯种正常株甲和乙,二者杂交后,F1代全部是苦味株;F1代自交,F2代苦味株与正常株之比为9︰7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F1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代正常株中与甲和乙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占_______。
⑵用F1代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然后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处理得到纯合植株,这些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有纯合的正常株丙,利用以上纯种类型甲和乙,可鉴定出丙的基因型是否为aabb。请补充实验步骤并预期结果:
第一步:将丙与___________进行杂交;
第二步:观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正常株丙的基因型是aabb。
(4)现有一种既不含A基因也不含B基因的优良瓠瓜品种丁,露天种植时,后代却出现了许多苦味株,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瓠瓜同化的能量有四个去向,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利用、未利用的能量。如果该农田中有一条食物链:瓠瓜→害虫→害虫天敌,为了提高瓠瓜的产量,可采取禁捕或适当放养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少害虫;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冬季寒潮过后,紫云英的部分叶片会变红。为了探究紫云英叶片变红的原因,某校的同学们讲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紫云英叶片变红与叶片的叶绿体中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①在同一紫云英植株上取叶龄相同的正常绿叶和红叶各若干片。各称取5克叶片剪碎后放入A、B两个研钵中。②分别向A.B两个研钵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硅和碳化钙,再加入适量无水酒精,进行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③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色素,得到两组滤纸条。④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请回答:
(1)步骤滤液中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
(2)根据实验假设,应着重观察和比较两组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__条色素带。
(3)实验预期和结论:红叶组和绿叶组相比,若红叶组重观察的那条色素带颜色__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实验中有一位同学:,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都不明显且界限不清晰。从实验操作来看,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次探究,几乎所有同学都证明了上述假设不成立,那么,根据你掌握的细胞学知识,你认为紫云英叶片变红最可能的原因与叶片细胞内____中色素有关。
(8分)下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
(1)④~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数字)。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
(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B与物质A的主要区别是物质B含有________。
(4)若物质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有N条肽链,则该物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___。
(8分)某同学利用暑假放假时间来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估算一下自家大豆的植株数量,利用所学的知识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该昆虫终将呈S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与根瘤菌的关系是________。
(4)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群落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
(18分)下图甲为光合作用的实验,乙为黑藻,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 ]____中。
(2)如图甲所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
(4)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____ μmol/m2.s。
(5)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若在昼夜不停的关照下,则该植物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用C02吸收量表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15 |
3.75 |
3.53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25 |
1.75 |
2.25 |
3.00 |
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