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
B.闻气体的气味 |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D.加入澄清石灰水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 B.香水挥发 | C.冰雪融化 | D.燃放烟花 |
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0 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 g | B.100 g | C.150 g | D.200 g |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
B.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
C.镁在氧气中燃烧 |
D.从冰箱里拿出汽水打开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 |
有一固体物质甲(不含结晶水)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 |
C.溶液Ⅰ和溶液Ⅱ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D.溶液Ⅱ若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 |
“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需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
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的产率将偏低 |
C.操作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D.操作V中,需加热至液体蒸干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