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
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
②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③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
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
现有小鲤鱼数条,金鱼缸、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已经除去)、池塘水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1)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探究方案:
①取两个__________的金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分别取5条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金鱼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并记录鲤鱼的不同表现。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金鱼缸中的小鲤鱼________________,而乙金鱼缸中的小鲤鱼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
【互动探究】
(1)上题(3)中,哪一组是实验组?哪一组是对照组?
(2)上题(3)中,甲、乙两缸各用了5条小鲤鱼,只用1条行吗?为什么?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怎样处理上述数据?________________。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表达和交流。
小明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遇到下列问题,请回答:
(1)第一步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天竺葵放在 下数小时。
(3)滴加碘液后,叶片的_______部分变成了蓝紫色,__________部分没有变成蓝紫色,两处对照说明了__________是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甲与 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5)下图是某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则A是 ,B是 ,C是 。
实验探究题:夏天买回的豆腐,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变质.有同学提出,在水里加入适量的盐,再将豆腐浸泡在其中,就能延长保鲜时间.小明为了验证这一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小明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2)设置乙实验的作用是
(3)你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4)豆腐变酸的原因是
将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3天,然后找甲、乙两片叶子。把甲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的纸遮起来(如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乙叶子用剪刀将叶片主脉切断,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问:
(1)将碘酒滴在甲叶上,变蓝的部位是 ,不变蓝的是 。
(2)将碘酒滴在乙叶上,a和b哪部分变蓝? 。
(3)实验前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3天的目的是 。
(4)用显微镜观察变蓝部分叶片的细胞,发现是细胞内哪一结构变蓝()。
A.叶绿体 | B.白色体 | C.细胞核 | D.油滴 |
⑸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