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图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色素的提取,其中甲过程按a、b、c 依次加入5g绿叶、SiO2和Ca2CO3少许、10mL
_______;加入c的作用是__ ___,其原理是___ __。
(2)图一中乙过程是过滤得到含有色素的滤液,其中用的单层尼龙布而不用纱布,原因是
。
(3)图一中丙最后要用棉塞堵住试管口而不用橡皮塞,原因是 。
(4)图二中丁是制备长6cm、宽1cm滤纸条,在去两角端距离顶端1cm处要画根铅笔细线d,能否用圆珠笔或水心笔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中戊是沿铅笔细线画出含色素的滤液细线e,要求做到画出的e要__________,所以在
画线时每画一次滤液后要待干后再画下一次,重复
2~3次。
(6)图二中己是纸层析分离色素步骤,其中h是______,
g和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④~⑥的名称:
④;⑤;⑥;
(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①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交替连接而成。
②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
(3)复制发生的时间是;复制特点是;
复制方式被称为;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蛋白质合成中的____________过程,是在____________内进行的。
(2)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受控制,直接以(以图中字母表示)为模板。假设合成的蛋白质由270个氨基酸构成.则最多有种密码子参与了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编码过程。
(3)某基因中的一段序列为……TAT GAG CTC GAG TAT……,据下表提供的遗传密码推测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密码子 |
CAC |
UAU |
AUA |
CUC |
GUG |
UCC |
GAG |
氨基酸 |
组氨酸 |
酪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
缬氨酸 |
丝氨酸 |
谷氨酸 |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染色体性遗传,乙病是染色体性遗传。
(2)写出下列个体的可能的基因型是Ⅲ一8__________,Ⅲ一10 __________。
(3)Ⅲ一10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
(4)若Ⅲ一8和Ⅲ一10结婚,生育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假设图 2-1-14A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1)请根据图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这细胞有条染色体,有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时期是减数期,细胞的名称是。
③图中4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9的名称是。
(2)请在本题图的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共10分)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的物像的___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_倍。
(2)某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_______。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观察,他应向_____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 B.是活的细胞 |
C.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 D.是无色透明的 |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檫拭镜头,再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当看到清晰物像时,转换高倍镜,稍微转动粗准焦螺旋并移动装片寻找特定物像进行进一步的观察。请找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