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
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切尼的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轮的“冷战”。第一次“冷战”启动的领导人和时间是()
A.杜鲁门,1946年 | B.斯大林,1947年 |
C.艾德礼,1945年 | D.丘吉尔,1946年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A.邮票的名称 | B.周年纪念的时间 |
C.第一枚的图案 | D.第二枚的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