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
《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与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对外政策的主要不同在于
A.是否反帝 |
B.是否鼓励对外贸易 |
C.是否提倡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
D.是否维护民族利益 |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 |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
D.中日邦交正常化 |